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
安徽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的通知》精神,全面规划安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创新和质量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平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

二、实施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整体规划,实施分类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基础优、潜力大、前景好的学科和研究方向。

(二)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坚持质量核心,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通过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和重点学科建设,凝练研究方向,聚集优势资源,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之路。

(三)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坚持开放合作,打破学科壁垒,大力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和学科增长点。加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强化校校、校企、校地等合作,积极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

三、主要目标

(一)通过组织开展协同创新,着力推动高等学校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突破学科导向,逐步向问题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的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通过实施一批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引导高等学校优化资源配置,聚集创新要素,构建协同攻关的科研创新平台,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全面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鲜明地方特色的理论精品成果,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通过加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交叉学科、一批具有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和创新智库,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

(四)通过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协同创新,共设一批联合计划,共建一批研究平台,转化应用一批科研成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构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体系,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在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上实现新提升。

(五)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对外交流途径和空间,创新交流合作的方法和形式,健全交流合作机制,推动我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不断走向世界。

(六)通过改革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规范学术行为,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和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四、重点内容

(一)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积极参与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工作。继续实施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标准,健全质量测评体系,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

(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聚集、学科齐全、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和学科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对人类社会发展共同面对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重大价值的基础研究。加强对地方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推出一批对基础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支撑。

2.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强化应用对策目标导向,突出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开展重大应用对策研究。支持高等学校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围绕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和生态强省建设,围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长期跟踪研究,推进高等学校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攻关,推出一批高水准的系列研究报告、政策建议。通过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

3.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学术创新为动力,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大力扶持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和应用学科,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建设,培育、建设一批有重大影响和领先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群。大力促进跨学科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术领域和学科增长点。

(三)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1.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按照“立足创新、增强能力、提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建设好60个左右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加强以国家和我省重大需求为导向和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并从中遴选3-5个进行重点扶持,支持其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立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支持重点研究基地的开放性建设,通过汇聚学术队伍,凝练学术方向,形成特色品牌,全面提升重点研究基地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提升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实力。进一步完善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管理制度和项目立项评审制度。

2.推进多元化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重点研究基地联合,组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联盟,形成重大问题研究的“集团军”优势。鼓励高等学校联合组建产业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产业咨询服务中心、创意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研究与服务平台,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创新平台体系。

3.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支持高等学校统筹推进高端人才、科研平台、创新团队的一体化建设,培育国内国际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以主动承接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性研究项目,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为目标,打造若干个能够对政府决策和区域、行业发展发挥重要决策咨询作用的智库。以重点研究基地为载体,探索以社会服务为目标的创新团队建设,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遴选打造一批研究实力雄厚、机制灵活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4.推进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进一步增强国际意识、合作意识,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形成互动并进的良好态势。依托我省地域优势和高等学校举办的“孔子学院”、“中国中心”等机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优秀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向世界。支持我省高等学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整合国内国际资源,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国际优秀学术人才。鼓励高等学校师生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外修学、访问、交流等活动,支持高等学校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提升我省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

(四)实施高等学校服务文化强省建设行动计划

1.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搜集、整理和出版一批具有品牌效应、区域特点的文化精品,着力打造“徽派”文化品牌。加强新时期皖人风貌与安徽精神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形成高度自觉的价值认同。遴选4-6个有关文化建设的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内涵建设,使其成为我省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2.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研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立项、后期资助等方式,支持高等学校围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与企业和社会各界开展合作研究,推出一批动漫作品、数字图书、科普产品等。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文化建设互动研究,推动教育科技文化融合。

3.加快成果应用转化和普及推广。进一步开辟面向决策机关、面向企事业单位、面向全社会的成果应用转化渠道,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应用转化和普及推广。加强科普工作,创建科普品牌,创新科普载体,拓展科普渠道,支持高等学校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作出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为公众所喜爱的科普读物。组织开展“高等学校服务文化强省建设地方行”活动。鼓励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开设“高等学校名师大讲堂”。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众人文素质。

(五)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

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制,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把创新程度和社会贡献度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核心要素,形成正确的科研导向和激励机制。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定期开展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评选工作,加大对在理论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力度,增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六)加强基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

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图书文献、网络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调查、年度报告、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建设。加强高等学校学报建设,办好一批国内知名的学术期刊。加强“安徽学位与高校科研网”和重点研究基地网站建设。加强与现有信息服务机构的有效衔接,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条件支撑。

(七)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健全学风建设组织机构。强化高等学校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责任。组织高等学校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学风建设优秀个人和团队的先进事迹。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构建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惩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建立完善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宏观指导。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同成立“繁荣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繁荣计划”管理规章制度,决定“繁荣计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预算建议,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完善科研宏观决策体系,提高科研资源配置效率。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统筹创新单元协调发展。建立科学高效、公平竞争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体制,发挥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的结构比例、审批制度与资助方式,构建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项目资助体系。建立重大问题研究的协调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推进深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用合作,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经费投入。省级财政在有关项目经费中单列经费,重点支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果出版与推广应用、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有关市县、部门和高等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多方面筹措经费,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渠道。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加强绩效评估和审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强化科研组织管理

“繁荣计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繁荣计划”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发布项目指南,制定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的原则,面向全省高等学校组织申报和评审。各高等学校应根据项目指南和建设计划,发挥自身优势,组织申报和实施,加强管理,并提供相应条件和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