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社学院)中国史学科始于1932年国立安徽大学史地科,至今已有80余年办学历史,是安徽省历史学中最早设置本科专业(1932年)和最早拥有硕士(1982年)和博士(2003年)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目前,拥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系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古代史系省级教学团队,专门史系安徽省重点学科, 并获批安徽省人文社科唯一一个省级“引进高校领军人才重点团队”项目。入选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A类奖补资金项目。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的历史学科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史学科紧紧围绕传承创新主线和争创一流的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
文脉相承 强化学科特色
作为安徽省最早设置的系科,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汪治荪、武成尧、唐德刚、光仁洪、陈正飞等先后在本学科执教。老一辈学者胡澱咸先生的甲骨文研究、万绳楠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杨国宜先生的唐宋史研究、张海鹏先生的明史研究、王廷元先生的清史研究、陈怀荃先生的历史地理研究、叶孟明先生的历史文献研究,杜蒸民先生的近代人物研究等,在学术研究上导其风气之先,并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或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进入新时代,在传承文脉基础之上,本学科进一步凝练方向,强化特色建设。长期以来,注重基础资料发掘整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注重打造学术团队与培育研究领域相结合,已形成徽学、中国制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历史文献研究等特色研究领域,以特色研究领域提升学位点内涵和融入本科以及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良性格局日益彰显。
中国制度史从整理出版《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基础资料开始,进而出版《中国考试制度史》和《中国考试辞典》,参与由国家考试中心主编,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国家第一第二档案馆等单位合作出版《中国考试通史》、《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并出版《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入选首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以及区域教育、近代教育、宋代外交、宋代监察、清代国家礼制、文官制度等系列学术成果。
中国文化史在长江文明起源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较具影响,并先后推出《魏晋南北朝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论纲》、《中国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外文明史》、《安徽文化史》、《徽州文化史》、《黄梅戏研究》等系列著作。
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于商业史、江南铜研究、长江流域开发史、近代铁路、近代金融与外债、皖江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史等领域。另外在宗族社会史、环境社会史以及历史文献整理和研究等方面,近几年出版著作二十余种。
徽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张海鹏教授开创的徽商研究,在国内起步早,具有较大特色和优势,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口碑,其后扩展到徽州教育、徽州学术、徽州文献与文书、徽州社会史、徽州方言、徽州村落等典型领域,注重发掘和收藏徽州文书、徽州家谱等珍稀文献,被国内外学界公认为徽学研究和徽学资料收藏重要中心之一。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瞿林东先生曾撰文指出:“张海鹏教授创立的安徽师范大学徽商研究学术群体的良好师承关系和良好学风,以及明确的治学宗旨,在史学界并不多见……20年中,这个学术群体几次易名,研究人员也稍有变化,但它的研究领域、治学宗旨却始终都不曾改变,而且呈现出'日日新,又日新'的趋势”。
科研固本 强化学科内涵
强调科研的引领作用是本学科优良传统。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二级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1人,博士化比率85%。其中一人为“四个一批”入选者,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2017年引进了2位海归博士。学科研究队伍得到了不断充实与优化。
近五年来,本学科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23项,多人有承担2项以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历。近年来,青年教师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经济史研究》、《史学史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近百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
本学科研究成果所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以及安徽省社会科学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始终处于安徽省同类学科之最。
人才辈出 强化学科引领
菁莪棫朴,薪火相传,80余年来,本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行业精英。众多政界、学界、商界精英不少系本学科或专业毕业生。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吴怀祺教授、山东大学陈尚胜教授、暨南大学张其凡教授、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晏绍祥教授等。安徽省中等学校历史特级、正高级教师,以及安徽省高校历任与现任历史系主任和专业教师大多出自我校历史学专业或学科。
学科优势最终要转化成人才培养优势,这是学科建设的终极追求。中国史作为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在本科教学方面,注重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并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与学科特色密切结合,同时开展专业考察、专业实战等活动。研究生教学方面,强调优势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比如连续四届的“徽学研实营”,不仅激发了学生论文写作的热情,还扩大了他们与国内外不同高校学子的交流。通过这些学科的引导,每年考入知名高校的硕士生、博士生都有相当高的比例,且深受相关高校的欢迎。